太阳成集团tyc138(官方认证)-最新版App Store

太阳成集团tyc138欢迎您!今天是:
副教授

张发强

学院:环渤海能源研究院(秦皇岛),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太阳成集团tyc138

职务:

学术头衔:

研究方向: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 获奖信息
  • 教学科研
  • 联系方式
张发强,男,汉族,1973年生,黑龙江省讷河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副教授,环渤海能源研究院油气成藏研究中心主任,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重点项目负责人。曾在中国石化、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中国和新加坡总部任职,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 4篇,EI 8篇,为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Geoscience和海洋石油的特约审稿人,AAPG,Seapex(东南亚石油勘探学会),SPE会员。
受教育经历
1999.09—2002.06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 博士
1996.09—1999.04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 硕士
1992.09—1996.07 东北石油大学,煤田油田地质勘查 学士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全球重点盆地和勘探区块的盆地分析、构造解析、圈闭评价、油气资产评估、勘探部署、地震资料解释与含油气性预测和非常规储层甜点预测等工作。
近年来以盆地分析、烃源岩潜力与油源对比、被动陆缘油气勘探、油气成藏动力学、机理及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向。
发表论文
1.崔俊峰,杨桂茹,张发强,武雪琼,姜晓华,国建英,韩国猛,李宏军.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OL].天然气地球科学,2024.
2.Xiaofei Fu, Zhiqiang Feng, Faqiang Zhang*, Zhongmin Zhang, Jinrui Guo, Zhe Cao, Ting Kor, Ming Cheng, Jianzhao Yan, Yu Zhou,Wilson cycles of the Zagros fold and thrust belt: A comprehensive review,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62 (2024) 105993.
3.周瑜,张发强,程明,闫建钊,王兆明,曹喆, 古达米斯盆地页岩油潜力评价.第七界非常规地质学术研讨会[C],北京,2023.
4.Zhang, F.Q., Li, J., Xiong, L., Liu, Q., Zhang, W., Ivan, M., Turbidite facies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using geophysical methods in the salt diapir domain of Lower Congo basin,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1, 133:105264.
5.Zhang, F.Q., Kor, T, Yan, J.Z., Oil secondary migration simulation in tight reservoir and fingering factors analysi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209) 109969.
6.张发强, 张立宽, 王兆明. 致密油成藏动力学与逾渗流体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第九届全国石油地质年会[C], 海口, 2021.
7.Patrick Ravaut, Deng Yantao, William VETEL, Paul Lee,Xu Leyi & ZHANG Faqiang. Insights from New Geophysical Data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 Seapex Exploration conference (SEC 2019), 新加坡,2019年4月.
8.周波, 金之钧,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率探讨[J]. 石油学报, 2008, 29 (4): 522-526.
9.刘磊明, 张发强, 闫成玉, 殷进垠, 黄学斌. 有杆抽油系统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 石油学报, 2008, 29(5): 769-772.
10.孔祥宇, 殷进垠,张发强.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岩性油气藏, 2007, 19(3):48-53.
11.王俊玲,张发强,杨怀义.滨里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C]. 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成都),2005年5月.
12.Luo X. R., Zhou B., Zhao S. X., Zhang F. Q., Vasseur G.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oil losses during migration, Part I: the saturation of pathways in carrier beds.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2007, 30(4): 375-387.
13.金之钧, 王骏, 张生根, 王俊玲, 张发强. 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2): 111-115.
14.周波, 金之钧,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尺度放大时逾渗模型中的油气运移路径变化规律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 175 -180 .
15.罗晓容, 喻建, 张发强, 张刘平等. 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中文版), 2007, 37(S1):73-82.
16.王骏,张发强,殷进垠,熊利平. 西非区域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成因分析. 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成都, 2005.
17.金之钧,张发强.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3): 263-270.
18.熊利平,王骏,殷进垠,张海清,张发强.西非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 (5): 641-646.
19.张发强,罗晓容,苗盛等.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过程实验及机理分析[J]. 地质科学, 2004, 39(2): 159-167.
20.张发强, 殷进垠, 王骏, 张艳秋. 北古巴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含油气特征//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大庆, 2004(6)
21.苗盛, 张发强, 李铁军, 罗晓容, 侯平.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油气运移路径观察与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4, 25(3): 44-47.
22.Luo X. R., Zhang F. Q., Miao S., Wang W. M., Huang Y. Z. Loggia D. and Vasseur G., 2004.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oil saturation and loss during secondary migration, J. Petrol. Geol., 2004, 27(3): 241~251.
23.张发强, 罗晓容, 苗盛, 王为民, 周波, 黄延章.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25(1): 69-75.
24.张发强, 王震亮, 吴亚生, 杨计海, 罗晓容. 消除影响压实趋势线地质因素的方法——以莺歌海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02, 20(2): 326-332.
25.张发强, 罗晓容, 苗盛, 王为民. 石油二次运移物理实验[C]. 全国沉积学大会,2001,武汉.
26.吕延防,张发强,吴春霞,王亚明. 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28(1): 30-32.
27.吕延防,付广, 张发强, 付晓飞, 王兴涛. 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J]. 沉积学报, 2000, 18(3): 465-468,479.
28.付广, 张发强, 吕延防. 泥岩盖层封闭游离相天然气有效性及其研究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17(6):8-15.
29.付广,张发强. 用声波时差资料求取烃盖层异常含气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33 (4): 511-518.
30.付广,张发强.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古压力封闭能力的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33 (6): 812-818.
31.付广, 薛永超,张发强. 欠压实泥质源岩异常含气浓度的研究方法[J]. 断块油气田,1999, 6(6):13-16.
32.付广,张发强. 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13(6):429-454.
33.付广, 张发强, 吕延防. 厚度在泥岩盖层封盖油气中的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6): 20-25.
1.中石化 – 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2007)
2.中石化 – 优秀岗位能手 (2006)
3.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中石化可持续发展油气“走出去”战略研究,排名第一(2003)
4.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国外重点盆地选区评价,排名第十(2003)
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排名第一(2005)
5.中石化局级奖-一等奖 -中石化上游海外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排名第八(2005)
6.中石化局级奖-二等奖 - SIPC 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排名第一(2008)
1.某海域源储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2023-2025,主持
2.须家河组烃源岩岩屑样品有机碳及热解等分析,2023,主持
3.多流速微观可视化充注测试分析,2023,参与
4.神府区块木瓜区煤系地层致密气储层高精度识别及关键技术,2022-2023,主持
5.哈山地区J-K原油稠化机理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2022 - 2023,主持
6.特提斯域中西段重点地区原型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2022-2023,主持
7.南海重点盆地盆地分析与勘探潜力评价,2016 - 2019,主持
8.南海深水勘探项目盆地模拟研究,2016,主持
9.下杨子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2014 – 2015,项目骨干
10.中挪南海深水勘探联合研究,2010 – 2011,中国区负责人
11.安哥拉深水区块勘探潜力和目标评价,2006 – 2007,负责人
12.非州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2006,负责人
13.加拿大油砂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联合研究项目 – 国际合作项目,2005 – 2006,负责人
14.安哥拉某区块深水油田权益的可行性研究,2004,核心骨干
15.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勘探开发战略研究,2003 – 2004,负责人
16.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2001-2003,核心骨干
17.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断层封闭性模拟与预测,1996-199,核心骨干
团队常年接收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共同致力于培养人才、开创事业。同时每年招募研究生人数3-4人,专业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地质工程(085703)。请本科专业一致或报考代码一致的考生积极与我们联系!
为了更好培养学生,促进学术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五项基本学术生活的要求:一是研究生3年至少出野外2次(校区距离秦皇岛柳江盆地25公里),野外观察描述的时间不少于20天;二是在读期间课题资助至少2次学术会议;三是发表不同级别的文章予以不同奖励,版面费由课题承担;四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4-5个专业软件,在油田现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0天;五是要求在读期间撰写两篇读书报告,综述前沿领域学术进展和展望。
除了为研究生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外,每年为学生开设本研究方向的前沿讲座,将国际通行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以及目前国内外最新油气勘探技术介绍给学生,以便开阔研究视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和技术动态。
通信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550号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环渤海能源研究院,066004
E-mail:faqiang.zhang@nepu.edu.cn
微信: Lavaflow
姓名 张发强 职称
学院 环渤海能源研究院(秦皇岛),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太阳成集团tyc138 职务
学术头衔 研究方向 盆地分析、构造解析
个人简介 张发强,男,汉族,1973年生,黑龙江省讷河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副教授,环渤海能源研究院油气成藏研究中心主任,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重点项目负责人。曾在中国石化、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中国和新加坡总部任职,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 4篇,EI 8篇,为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Geoscience和海洋石油的特约审稿人,AAPG,Seapex(东南亚石油勘探学会),SPE会员。


受教育经历

1999.09—2002.06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    博士

1996.09—1999.04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    硕士

1992.09—1996.07    东北石油大学,煤田油田地质勘查    学士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全球重点盆地和勘探区块的盆地分析、构造解析、圈闭评价、油气资产评估、勘探部署、地震资料解释与含油气性预测和非常规储层甜点预测等工作。
近年来以盆地分析、烃源岩潜力与油源对比、被动陆缘油气勘探、油气成藏动力学、机理及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向。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崔俊峰,杨桂茹,张发强,武雪琼,姜晓华,国建英,韩国猛,李宏军.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OL].天然气地球科学,2024.

2.Xiaofei Fu, Zhiqiang Feng, Faqiang Zhang*, Zhongmin Zhang, Jinrui Guo, Zhe Cao, Ting Kor, Ming Cheng, Jianzhao Yan, Yu Zhou,Wilson cycles of the Zagros fold and thrust belt: A comprehensive review,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62 (2024) 105993.

3.周瑜,张发强,程明,闫建钊,王兆明,曹喆, 古达米斯盆地页岩油潜力评价.第七界非常规地质学术研讨会[C],北京,2023.

4.Zhang, F.Q., Li, J., Xiong, L., Liu, Q., Zhang, W., Ivan, M., Turbidite facies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using geophysical methods in the salt diapir domain of Lower Congo basin,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1, 133:105264.

5.Zhang, F.Q., Kor, T, Yan, J.Z., Oil secondary migration simulation in tight reservoir and fingering factors analysi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209) 109969.

6.张发强, 张立宽, 王兆明. 致密油成藏动力学与逾渗流体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第九届全国石油地质年会[C], 海口, 2021.

7.Patrick Ravaut, Deng Yantao, William VETEL, Paul Lee,Xu Leyi & ZHANG Faqiang. Insights from New Geophysical Data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 Seapex Exploration conference (SEC 2019), 新加坡,2019年4月.

8.周波, 金之钧,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率探讨[J]. 石油学报, 2008, 29 (4): 522-526.

9.刘磊明, 张发强, 闫成玉, 殷进垠, 黄学斌. 有杆抽油系统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 石油学报, 2008, 29(5): 769-772.

10.孔祥宇, 殷进垠,张发强.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岩性油气藏, 2007, 19(3):48-53.

11.王俊玲,张发强,杨怀义.滨里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C]. 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成都),2005年5月.

12.Luo X. R., Zhou B., Zhao S. X., Zhang F. Q., Vasseur G.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oil losses during migration, Part I: the saturation of pathways in carrier beds.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2007, 30(4): 375-387.

13.金之钧, 王骏, 张生根, 王俊玲, 张发强. 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2): 111-115.

14.周波, 金之钧,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尺度放大时逾渗模型中的油气运移路径变化规律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 175 -180 .

15.罗晓容, 喻建, 张发强, 张刘平等. 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中文版), 2007, 37(S1):73-82.

16.王骏,张发强,殷进垠,熊利平. 西非区域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成因分析. 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成都, 2005.

17.金之钧,张发强.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3): 263-270.

18.熊利平,王骏,殷进垠,张海清,张发强.西非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 (5): 641-646.

19.张发强,罗晓容,苗盛等.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过程实验及机理分析[J]. 地质科学, 2004, 39(2): 159-167.

20.张发强, 殷进垠, 王骏, 张艳秋. 北古巴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含油气特征//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大庆, 2004(6)

21.苗盛, 张发强, 李铁军, 罗晓容, 侯平.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油气运移路径观察与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4, 25(3): 44-47.

22.Luo X. R., Zhang F. Q., Miao S., Wang W. M., Huang Y. Z. Loggia D. and Vasseur G., 2004.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oil saturation and loss during secondary migration, J. Petrol. Geol., 2004, 27(3): 241~251.

23.张发强, 罗晓容, 苗盛, 王为民, 周波, 黄延章.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25(1): 69-75.

24.张发强, 王震亮, 吴亚生, 杨计海, 罗晓容. 消除影响压实趋势线地质因素的方法——以莺歌海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02, 20(2): 326-332.

25.张发强, 罗晓容, 苗盛, 王为民. 石油二次运移物理实验[C]. 全国沉积学大会,2001,武汉.

26.吕延防,张发强,吴春霞,王亚明. 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28(1): 30-32.

27.吕延防,付广, 张发强, 付晓飞, 王兴涛. 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J]. 沉积学报, 2000, 18(3): 465-468,479.

28.付广, 张发强, 吕延防. 泥岩盖层封闭游离相天然气有效性及其研究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17(6):8-15.

29.付广,张发强. 用声波时差资料求取烃盖层异常含气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33 (4): 511-518.

30.付广,张发强.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古压力封闭能力的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33 (6): 812-818.

31.付广, 薛永超,张发强. 欠压实泥质源岩异常含气浓度的研究方法[J]. 断块油气田,1999, 6(6):13-16.

32.付广,张发强. 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13(6):429-454.

33.付广, 张发强, 吕延防. 厚度在泥岩盖层封盖油气中的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6): 20-25.
获奖信息 1.中石化 – 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2007)

2.中石化 – 优秀岗位能手 (2006)

3.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中石化可持续发展油气“走出去”战略研究,排名第一(2003)

4.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国外重点盆地选区评价,排名第十(2003)

中石化局级奖-三等奖 -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排名第一(2005)

5.中石化局级奖-一等奖 -中石化上游海外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排名第八(2005)

6.中石化局级奖-二等奖 - SIPC 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排名第一(2008)
教学科研 1.某海域源储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2023-2025,主持

2.须家河组烃源岩岩屑样品有机碳及热解等分析,2023,主持

3.多流速微观可视化充注测试分析,2023,参与

4.神府区块木瓜区煤系地层致密气储层高精度识别及关键技术,2022-2023,主持

5.哈山地区J-K原油稠化机理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2022 - 2023,主持

6.特提斯域中西段重点地区原型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2022-2023,主持

7.南海重点盆地盆地分析与勘探潜力评价,2016 - 2019,主持

8.南海深水勘探项目盆地模拟研究,2016,主持

9.下杨子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2014 – 2015,项目骨干

10.中挪南海深水勘探联合研究,2010 – 2011,中国区负责人

11.安哥拉深水区块勘探潜力和目标评价,2006 – 2007,负责人

12.非州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2006,负责人

13.加拿大油砂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联合研究项目 – 国际合作项目,2005 – 2006,负责人

14.安哥拉某区块深水油田权益的可行性研究,2004,核心骨干

15.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勘探开发战略研究,2003 – 2004,负责人

16.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2001-2003,核心骨干

17.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断层封闭性模拟与预测,1996-199,核心骨干
联系方式 团队常年接收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共同致力于培养人才、开创事业。同时每年招募研究生人数3-4人,专业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地质工程(085703)。请本科专业一致或报考代码一致的考生积极与我们联系!

为了更好培养学生,促进学术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五项基本学术生活的要求:一是研究生3年至少出野外2次(校区距离秦皇岛柳江盆地25公里),野外观察描述的时间不少于20天;二是在读期间课题资助至少2次学术会议;三是发表不同级别的文章予以不同奖励,版面费由课题承担;四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4-5个专业软件,在油田现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0天;五是要求在读期间撰写两篇读书报告,综述前沿领域学术进展和展望。

除了为研究生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外,每年为学生开设本研究方向的前沿讲座,将国际通行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以及目前国内外最新油气勘探技术介绍给学生,以便开阔研究视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和技术动态。

通信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550号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环渤海能源研究院,066004

E-mail:faqiang.zhang@nepu.edu.cn

微信: Lavaflow
上一篇:丛琳 硕导
XML 地图